安全性(S)与危险性(D)互为()。
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属于安全具有的()。
安全价值和道德观念,安全科学基础和安全常识等,反映的是安全的()。
在安全科学学科体系的层次结构中,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这是安全的()。
下列关于安全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该安全警示标牌应为()。
工伤事故构成要素不包括()。
某煤矿2003年有员32100人,原煤产量为80万吨,在这一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1人,则该矿2003年百万吨煤死亡率为()。
生产事故不包括()。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事件。
下列不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的是()。
人类对安全认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
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形象地播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五要素为()。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中,事故基本原因是()。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企业安全工作的重心是控制()。
安全价值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比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其中包括()。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事故是安全风险的产物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
安全意识也可以说是危险意识。
正如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样,安全也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安全只有社会属性,没有自然属性。
安全的社会属性之一就是社会安全。
安全价值就是直接研究“安全”与“投资”本身。。
安全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伤亡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是较大事故。
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比例1:29:300说明减少轻伤事故就可以减少严重伤害。
事故与损失是偶然性的关系。
采取了耐失误措施后,就不用对人员进行教育和强制了。
安全管理除了关注人、物的因素外,还要注重管理本身的不足所导致的安全隐患。
为了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必须根据职业适合性排除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人员。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认为,管理缺陷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管理因素是事故发生乃至造成严重损失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