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扫码即可体验小程序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鲁迅的散文诗《秋夜》《影的告别》《过客》等收录于()。
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
新格律诗的重要理论文章《诗的格律》的作者是()。
汪文宣、曾树生出自巴金的小说()。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不包括()。
曹禺的作品中,讲述了交际花陈白露的悲剧命运并深刻揭露“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的是()。
创作了《生死场》《呼兰河传》的女作家是()。
在情欲的压抑之下,从普通市井女子逐渐沦为心理变态的曹七巧,出自张爱玲的小说()。
1936年底,艾青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
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等。
茅盾的“《蚀》三部曲”是指()。
在现代派诗人中影响较大的“汉园三诗人”是指()。
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界呈三足鼎立的态势,“三足”是指()。
抗战期间,郭沫若在国统区创作了多部借古讽今的历史剧,包括()。
1918年4月,《新青年》创办“”专栏,专门发表“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白话新诗集是胡适于1920年出版的《》。
新诗《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是诗人的作品。
五四小说中,第一个大胆袒露主人公“性的苦闷”的是郁达夫的中篇小说《》。
原名蒋冰之,她是继冰心、庐隐等之后第二代女性作家的代表,也被称为“第一个革命女作家”。
“派”又称“现代派”,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鲁迅的《在酒楼上》通过“五四青年”从激进到消极的思想变化,探讨了五四运动高潮后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
现代诗派的真正崛起,是在1929年诗人的诗集《我的记忆》问世之后。
张恨水的小说《》描写了平民女子冷清秋和高官子弟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
《骆驼祥子》中祥子娶了“丑,老,厉害,不要脸”的为妻。
1931年开始,巴金历时十年相继完成长篇小说《家》《春》《秋》,被称为“三部曲”。
1936年文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分别是“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文学”。
1943年,赵树理因发表《》一举成名,这部作品在解放区农村引起了一场真正的轰动。
长篇小说《》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
原名查良铮,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