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
(第一次)
分析案例(每小题 50 分)
第一题:
【案情】
山本 XX,女,42 岁,日本国籍。
马 XX,男,35 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2005 年 11 月 25 日,山本 XX 乘坐 XXX 次航班入境,过海关时选走的是绿色通道,未向
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旅检现场关员在对山本 XX 进行例行检查时,却从其携带的硬质行李
箱夹层中发现了可疑粉状物 9 包,经现场化验后证实该批粉状物为毒品“可卡因”,共计
4512 克,纯度为 70%。
经审查,山本 XX 交代,这批货是她从巴西带来的,有人会在广州 XX 路 XX 酒店接货。
海关缉私局马上在该酒店周围布控,接货人马 XX 携款前来酒店找山本 XX 交接时被当场抓
获。
【问题】
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来判断,山本 XX 和马 XX 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对于山本 XX 和马 XX 的行为是否应当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和处理?应当如何认定和处
理(处理原则)?
第二题:
【案情】
习某,男,20 岁,某县农民。
习某与王某(女,16 岁,该县某中学学生)于 2009 年 10 月相识后经常在一起玩耍,
渐渐地两人的“友情”演变成了“恋情”。2010 年 5 月 4 日下午,习某、王某和几个朋友
在当地一山上玩耍,都喝了不少啤酒,后又下山到一酒楼接着喝,直至次日零时左右才离
开。习某让王某回家,王某说:“太迟了,今晚回去也是打(指被父母殴打),明天回去也
是打,干脆不回去了。”于是,习某领着王某到某招待所登记了一个房间。两人依偎着看了
会电视后,习某要与王某发生关系,王某起初不同意,习某说:“你要连这都不同意,那咱
俩就算了(指不再谈朋友)”。王某看到习某很生气,便不再坚持,与习某发生了性关系。
次日上午 8 时许,习某仍在熟睡时,王某独自离开招待所回了家。王某因夜不归宿遭到其
父母痛斥,被迫说出了自己与习某之间的关系。王父遂将习某带至家中盘问,并要求习某的
父母前来“谈判”。“谈判”未果,王父报警,警方以习某涉嫌强奸将其刑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
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
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能否以强奸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什么?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
(第二次)
分析案例(每小题 50 分)
第一题:
【案情】
赵某,男,1989 年 3 月出生,XX 学校初一学生。
2003 年 2 月 7 日晚上 7 点至 11 点短短四个小时之内,XX 市 XX 镇 XX 村先后有 5 户村
民房屋旁的草堆发生火情。幸亏发现扑救及时,村民房屋都安然无恙,但由于天干物燥,草
堆均被烧毁。此后几天,又有几个村民家的草堆被烧。损失折合人民币共计 6000 余元。经
XX 市公安局侦查,这么多起放火事件均是本村的赵某一人所为,因为他觉得放火烧草堆很
好玩。
【问题】
赵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第二题:
【案情】
李某,男,45 岁,农民。
李 X 小,男,15 岁,李某之子。
某日,李某见一群农民在他家承包的林地山坡上挖树蔸作柴烧,很是生气,遂对李 X 小
说:“咱俩从后面爬上去,往下面滚石头,砸死他几个,看他们以后谁还敢来挖!”于是,
父子俩悄悄爬到山顶,并不断地往下滚石头。一时间,乱石飞舞,有的石头差一点就砸着
人,挖树蔸人见状四处躲避。李 X 小见状有些害怕,便停了下来,对其父说:“别砸了,
真要砸着了就麻烦了!”李某边说“怕什么?谁让他们来挖的!”边继续往下滚石头。就在
这时,一块石头在往下滚的途中由于撞到一块巨石而横着飞向一挖树蔸的农民,将其击倒,
致使其滚落山脚死亡。
【问题】
1.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如果其行为构成犯罪,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应
当如何认定?
2.李 X 小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
(第三次)
分析案例(每小题 50 分)
第一题:
【案情】
王某,女,33 岁。
王某经人介绍与汤某相识结婚。婚后,两人常为家庭琐事争吵,加之家境贫困,王某对
汤某渐生厌心。一日,两人又因家中所养的鸡发生瘟疫相互埋怨,继而发生争吵。汤某动手
打了王某两巴掌,王某遂产生杀害汤某之心。
当日午饭前,王某将灭鼠药放入汤某准备要吃的稀饭中。汤某吃过饭后即出现恶心、呕
吐,随之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王某见状十分恐慌,后悔不该投毒杀夫,于是忙向邻居呼救。
在邻居的帮助下,王某将汤某送到医院。经抢救,汤某脱险。
【问题】
1.王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2.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
第二题:
【案情】
刘某,男,17 岁,某中学学生。
安某,男,16 岁,某中学学生。
周某,男,15 岁,某中学学生。
张某,男,15 岁,某中学学生。
刘某、安某、周某、张某 4 人在假期里无所事事,为了寻求刺激,刘某提议玩一次
“绑架”游戏,4 人商议后,于 2010 年 8 月 21 日上午 10 时许,在某学院门口,将一名初
中学生金某拦截并带至某区某大厦附近一树林内,从金某身上搜走其随身携带的 400 余元
现金及一部手机。刘某觉得东西太少,便以手机短信方式向金某家人索要 10 万元。随后,
安某、周某、张某看住金某,刘某到约定的地点去收取赎金,结果被当场抓获,安某、周
某、张某 3 人随即也被抓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
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
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问题】
刘某、安某、周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于他们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
(处理原则)?
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
(第四次)
分析案例(每小题 50 分)
第一题:
【案情】
李某,男,36 岁,无业。
2011 年 11 月,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2013 年 6 月,
李某再次因故意伤害他人被抓获,依法应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李某在被拘押期间主动交代
出其在 2010 年 12 月曾盗窃他人财物(价值 1000 余元人民币)的事实,经查属实。
【问题】
1.李某是否属于累犯?为什么?
2.对于李某的后一次故意伤害行为和盗窃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为
什么?
第二题:
【案情】
肖某,男,36 岁。2011 年 11 月 13 日,肖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 XX 市中级人民法院判
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肖某没有上诉。12 月 11 日,XX 市中级人民法院向肖某送达 XX 市高
级人民法院核准死缓判决的裁定。12 月 13 日,肖某被送往某监狱服刑。
2013 年 11 月 15 日晚,肖某违反规定在监区小组厕所内洗澡,被同室罪犯温某告知值
班警察,值班警察对肖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写出检讨。肖某回到小组后与温某发生激
烈争吵。11 月 21 日,肖某趁人不备将一根铁制条形支架偷偷带回了监舍。22 日凌晨 1 时
许,肖某趁温某熟睡之机,手持铁制支架猛击温某头部数下,随后被温某奋力制服。经法医
鉴定,温某的伤情为轻伤。人民检察院对肖某的故意伤害行为提起公诉,监狱所在地中级人
民法院经过审理后,于 12 月 1 日作出判决,以肖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
至 12 月 12 日为止,肖某没有提出上诉。
【问题】
对于肖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