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扫码即可体验小程序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称为( )。
以下各项中哪项不是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
在下列卫生服务中,具有正效益外在性的是( )。
在下列卫生服务中,属于公共产品的是( )。
对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而言,下面哪种情况表示规模报酬递增:( )
时间机会成本高的人通常其卫生服务需求( )。
通常,急诊医疗服务的需求属于: ( )
下面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下面关于边际效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是:( )
简述公共产品的特点,并试列举两种卫生领域的公共产品。
简述卫生服务供给者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具有主导性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简述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以卫生经济学原理论述营利性医院和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行为方面有何不同。请再从提供者行为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看病贵”的原因。
用曲线图解释“消费者均衡”。
2009年2月27日,卫生部公布了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主要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慢性疾病持续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65.4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1.5亿人次。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查的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了61%。可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其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这也说明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巨大。 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缓解。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与2003年相比,增加2.6亿人次。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6.8%,比2003年增加了近一倍。以2008年住院率推算,全国住院人次数近1亿人次、手术量达到2500万例,为历史最好水平。 问题: (1)什么是卫生服务需求,它和卫生服务需要有何区别与联系? (2)研究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有何政策意义? (3)结合案例试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引起我国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