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扫码即可体验小程序
()不是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下列可以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合同是哪一项?()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可以适用的货物买卖是哪一项?()
我国A公司先后于1日和10月8日分别向德国B公司邮寄一份不可撤销的要约通知和一份撤回该要约的通知。B公司在10月11日收到A公司的要约通知后,当天即打电话给A公司表示完全接受。并于10月15日再次向A公司邮寄一份确认函。10月20日B公司收到A公司的撤回通知而A公司收到B公司的确认函。在上述情况下。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A公司和B公司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
“不可抗力”是指因合同订立以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不能避免的、人力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故,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遭受不可抗力一方可由此免除责任,而对方无权要求赔偿。以下哪一情形通常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事故”。()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当卖方不履行合同或《公约》义务构成()时,买方可以宣布解除合同。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对于正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进行交易,货物的风险从()由卖方转移给买方。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划分风险的目的是:()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采用信用证作为支付方式时,以下关于银行责任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是指汇票的承兑或付款要以附有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为条件的汇票。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
国际经济法的一般主体包括:()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适用于确定下列哪些事项?()
较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哪些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里保留的?()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一项要约必须十分确定,即必须具备下列哪些内容?()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在承诺通知中对下列哪些内容有所添加、限制,构成“实质性改变”要约内容?()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买方不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时,卖方可以选择的救济措施有哪些?()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卖方的主要义务有哪些?()
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卖方有义务自费订立运输合同,并且支付运费的贸易术语是哪种?()
依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关于贸易术语DPU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一)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向澳大利亚A&AT公司发电:“确认售予你方计算机500台,每台CIF墨尔本600美元,5月20日交货,发生争议在英国伦敦国际仲裁。” 澳大利亚A&AT公司复电如下:“确认你方来电和我方购买你方计算机500台,条件按你方电报规定,请提供合适的包装。” 后来,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按期交货,双方发生争议。 1.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来电构成下列哪种情形?() 2. 澳大利亚A&AT公司复电构成下列哪种情形?() 3. 澳大利亚A&AT公司与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之间是否已成立买卖合同?() 4.如果合同成立,则应由下列哪个公司投保?() 5.如澳大利亚A&AT公司另行购买替代货物,是否有权向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索赔差价损失?()
(二)A公司向B公司订购大米一万吨,买卖合同规定每月装运一批,每次装运一千吨,分十次运完。买方在收到第五批大米时发现有霉变,不适合食用,因此要求卖方撤销以后各批装运的合同。A公司和B公司的所属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缔约国。 1.结合上述案情,买方是否有权主张撤销以后各批装运的合同?()
(三)我国某对外工程承包公司于5月3日以电传形式请意大利某钢材供应商就一批钢材提出报价。我方在传真中声明:这一报价是为了计算承建一幢大楼的标价和确定是否参加投标之用;我方必须于5月5日向招标人送交投标书,而开标日期为5月31日。 意方供应商于5月5日用传真就上述钢材向我方报价。5月20日意方供应商因钢材市场价格上涨,发来电报通知撤销其5月5日的报价。我方即复电表示不同意撤销报价。于是,双方为能否撤销报价发生争执。 5月31日招标人开标,我方中标,随即电传通知意方供应商表示我方接受其5月5日的报价。但意商坚持该报价已于5月20日撤销,合同不能成立。 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该合同是否已经成立?()
(四)A公司与B公司订立了一份CFR价格条件的货物买卖合同。合同规定:A公司出口棉纱200包,每包净重200公斤,价格条件为CFR青岛;A公司应于2013年8月前装船,并在装船后2天内向B公司发出装船通知。 A公司在7月底装船完毕。但是,A公司业务员因故未能于装船后2日内向B公司发出装运通知,导致B公司未能及时办理保险手续。装船后第4天,船舶正准备启航,船舱内另外装运的易燃物品突然起火,并失去控制。为保护其他船舶和码头的安全,该船被消防当局凿沉。A公司即以传真方式将装船事宜以及凿沉事件通知了B公司。 A公司认为,在CFR合同中,货物的风险自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后就已转移给买方,对此后的损失作为卖方的A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B公司仍应根据合同支付货款。 由于B公司是在装船后第4天才收到装船通知的,B公司认为A公司未尽及时发出装船通知的义务,为此,B公司遂以A公司违约,要求A公司承担赔偿责任。A公司则认为,其已尽通知义务,而且即使按时通知也无法改变船舶失火和凿沉的事实,因此,应根据货物装上船后风险转移的惯例由买方承担货物灭失风险。 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此项损失应由哪一方承担?()